「你多久洗一次毛巾?美研究警告:毛巾是細菌的溫床,小心皮膚病!」
毛巾、抹布、海綿:細菌的溫床
你是否有想過每天與肌膚親密接觸的毛巾、女性每日上妝的粉撲,或是廚房抹布、廚房擦手巾、碗盤清潔海棉究竟有多髒?一項美國研究指出,近 90% 的浴室毛巾被大腸桿菌污染,因毛巾通常潮濕、溫暖、吸水,而且掛在陰暗潮濕的浴室裡。此外,廚房抹布、擦手巾經常出現細菌,它們也可能會對食物產生交叉污染。
潮濕悶熱的梅雨季節加速細菌的生長
台灣地理環境,氣候多溫暖潮濕,尤其進入梅雨季節,降雨不斷,空氣中的濕度非常高,加上氣溫逐漸升高,因此梅雨季節的天氣通常潮濕悶熱,讓人感到不適,高濕溫暖的環境極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絕佳場所。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黴菌等,這些細菌可能導致腸胃道疾病及皮膚發炎。
大腸桿菌 | 引起腸胃道感染的細菌,其存在於毛巾上可能會引發腹瀉等症狀。 |
金黃色葡萄球菌 | 存在於皮膚、鼻子、咽喉黏膜及糞便中,當這些細菌滋生於毛巾上時,可能會引發皮膚感染、紅疹、發炎等症狀 |
黴菌 | 存在於濕潤的毛巾上,可能會引發呼吸道疾病和敏感性皮膚炎等症狀。 |
毛巾、粉撲未清潔:肌膚的隱形殺手
許多人沒有清洗毛巾並曬乾的習慣,不知長期使用的毛巾,容易累積大量細菌、皮屑和油脂,長期使用的毛巾,細菌量可能超乎想像,當出現異味時,表示已藏有大量細菌了,這些細菌可能引起皮膚過敏、發炎,女性上妝使用的粉撲也是存有此風險,如果皮膚有傷口,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感染,因此,定期清洗毛巾、粉撲至關重要。
廚房抹布、擦手巾、碗盤清潔海棉:細菌的樂園 食品衛生安全的隱憂
廚房環境潮濕,尤其抹布、擦手巾和海綿,經常處於濕潤狀態、加上食物殘渣是細菌的養分,這是細菌理想的生長環境,可能通過接觸傳播到其他廚房用具、食物,甚至人體,造成交叉汙染。
清潔小習慣,健康大保障:毛巾、抹布、海綿、粉撲清潔指南
毛巾、廚房抹布、碗盤海綿,是居家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,但卻也是居家衛生安全上最常被遺忘的重點,若不注意清潔,極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,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。
雖然毛巾、抹布、海綿、粉撲並不昂貴,但若只是因為髒汙頻繁丟棄,不僅浪費也製造更多的垃圾,並不環保,在仍可使用的狀態下,為了維護健康,應養成定期清洗的習慣,每周使用環保清潔劑進行一次深度清潔,不僅做好居家衛生安全也能兼顧環保。
